国产综艺主持人困境:无人驾驶的娱乐时代
哪里有吐槽,哪里就有回护。
前些日子,《快本》挥别观众,网友犀利提问:“难道只有主持人有问题么?”

无巧不成书。近日,《快本》以新增张雨绮、丁程鑫为“回应”,但效果如何?Sir谨慎乐观。

这背后,是国产综艺的荒诞现实:“国产综艺,正面临无人驾驶。”
01 消失的主持人:从灵魂到浮萍
多久了,国综没出现过叫得上名字的主持人?
芒果台最后捧红的沈梦辰(2013年《我是歌手》),浙江台“朱丹接班人”伊一,均未扛起大旗。主持人从节目灵魂沦为工具人,如《王牌》沈涛——“念植入、讲玩法”即完成任务。

更讽刺的是,游戏、选秀、家庭类综艺中,主持人或被明星取代,或直接空缺。“去主持人化”已成行业趋势。
02 访谈之死:从冒犯到捧谈
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曾定义优秀主持人:“怪、好客、低姿态”。但今天,“取悦”让位于“安全”。《康熙来了》曾以冒犯戳破娱乐圈虚伪,如今小S对薇娅的“懂事”撤退,折射访谈变捧谈的无奈。

李静转型主播,马东“准备消失”,主持人退守为“不反映真实的实用主义者”。
03 表达困境:被围剿的窦文涛们
窦文涛与俞飞鸿对谈遭断章取义,揭示严苛舆论下主持人的表达危机。“当每句话被拆解放大,谁敢保证完美无瑕?”

04 大张伟时代:小丑与救场王的悖论
如今最受欢迎的主持人?“综艺救场王”大张伟。他专业扮小丑,却暴露行业本质:“主持人隐退‘我’,救场王放大‘我’填补空白。”

当节目沦为碎片化短视频集合,“无人驾驶”的综艺,终将失去思想的连贯性。”
大张伟在《乐夏》唱道:“我的深情就是个笑话”——这或许是对时代最尖锐的注解。